贵阳“据”变
时间:2019-04-07 12:21:02 来源:早教700网 本文已影响 人
获奖理由
这是一座偏居西南一隅的城市,曾被戏称为“没有存在感的省会”。从2013年到2018年,大数据产业在这里从“无中生有”,到落地生根,再到风生水起,这座城市成功地实施了一场华丽的逆袭。如今,它以当前中国经济罕见的两位数增长率,领跑全国城市。它以创新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成为后发优势地区仰望的标杆。
在贵阳,大数据是毋庸置疑的“一把手工程”。
“贵阳提出打造以大数据为引领的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在创新方面突出特点是大数据,突出的优势也是大数据。”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晏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这个思路是在最近三年以来不断优化形成的,虽几经领导班子的交替变化,但贵阳市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思路没有变、决心没有变,而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超常规判断发展趋势,理念和政策上保持連续性,全方位大力度布局,让大数据成为引领贵阳创新的引擎。
2017年,贵阳以11.3%的GDP增速在全国的省会城市当中排名第一,这已经是贵阳连续五年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增速排名第一。
2018年11月29日,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数字经济百强城市发展研究白皮书》,贵阳排名第26位,排在前面的大都是东部沿海的一二线城市。
这份报告特别提到了贵阳,“尽管中西部地区在创新资源集聚方面缺乏优势,但仍在基础资源和市场方面存在潜力,政策和扶持资金的倾斜同样为中西部城市弯道超车提供可能。贵阳的资源型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远超GDP排名,已经成为弯道取直的典范。”
大数据驱动创新
贵阳的大数据探索,起步于2014年。2014年3月,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的举行,拉开了贵州发展大数据的大幕。
发展大数据,对贵阳来说,其实是困境中的一种突围。
“那个时期,贵阳的产业正处于青黄不接、艰难转型的过程中,传统产业逐步萎缩,新兴产业还在起步。”陈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此外,贵阳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生态十分脆弱,一旦破坏,难以恢复,对发展的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时国内经济刚刚提出‘三去一降一补’,大背景是产能过剩,而高耗能产业当时还是贵阳的支柱产业。”贵阳市大数据管理委员会主任唐振江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当时贵阳有五大支柱产业,分别是装备制造、铝和铝加工、磷和磷化工、医药产业、食品工业,前三个产业要么属于产能过剩、依靠政府补贴、成本收益完全倒挂,要么属于高耗能、有污染的行业。而医药主要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药,并非化学药和仿制药,产能很难做大。
2015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视察贵州时,要求贵州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当时对贵阳来说,存在路径选择的挑战。”唐振江说,经过全方位地仔细研判,当时的贵阳市领导班子很敏锐地抓住了大数据的发展机遇,基本和全球保持同步,“美国最早提出大数据,也就在2013年左右。”
在贵阳,大数据的概念早已经不是一个产业概念,而已经上升成为城市发展的源动力和顶层设计理念。
2016年7月,贵阳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以大数据为引领加快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意见》,明确以大数据为引领,分三个阶段将贵阳打造成为全国创新型中心城市。2017年,这个理念再次升级,融入了公平共享的理念,提出“发展共建、社会共治、成果共享”思路。
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贵阳提出的“打造以大数据为引领的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具有十分强烈的“贵阳模式”,和很多城市打造创新城市的内涵和路径都有不同。
在理念上,贵阳所追求的是一种“全方位的创新”。在路径选择上,要以大数据引领发展,走出一条西部欠发达城市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发展新路。在体制和模式上,探索形成大数据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民生服务保障的“贵阳模式”。
在这样的理念推动下,贵阳打造创新城市的目标和任务也水到渠成。贵阳的核心目标是,要让数据成为城市创新发展的基本要素。把贵阳打造成块数据城市,实现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城市各类数据汇聚融合、开放共享。三大任务是,全力推进大数据商用、政用、民用创新,以大数据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改善民生服务水平。
“贵阳提出的创新型‘中心’城市也很有深意。”陈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贵阳提出的“中心城市”,主要着眼于打造全省的创新驱动中心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创新型中心城市有几类,比如国内北京、深圳等,国外的硅谷、渥太华等,它们是知识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等全面的科技创新。而贵阳之所以没有提打造西南片区、全国或者全球创新型中心城市,主要是考虑做好自己的事,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一步一步去推动目标实现。”
大数据落地生根
在贵阳市国家高新区的大数据广场,矗立着一座雕塑,名字叫“据变”。雕塑造型像一个由许多区块组合而成的链条,象征着数据膨胀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与价值。
贵阳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高新区在1992年设立,但由于基础薄、底子弱、产业定位摇摆,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一度排名全国倒数第一,面临撤区的危险境地。
“有过几次转型,但直到找到大数据这个产业定位,才找到了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区别于全国所有高新区的一张名片。”张宇说,目前贵阳国家高新区在500万元口径以上的大数据企业,占了整个贵州省的60%。2018年,大数据产业占全区产业总收入的比例约为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