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个人总结
  • 述职报告
  • 教学资源
  • 心得体会
  • 企业文化
  • 讲话致辞
  • 公文大全
  • 个人文档
  • 实用范文
  • 演讲稿
  • 免费论文
  • 扫黑除恶
  • 世界无烟日
  • 班主任教育
  • 民主生活会
  • 两学一做
  • 对照检查
  • 党性分析
  • 竞赛答案
  •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
  • 党员身份永远
  • 当前位置: 早教700网 > 文档下载 > 免费论文 > 正文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

    时间:2022-01-29 00:38:51 来源:早教700网 本文已影响 早教700网手机站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医学科大专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医学基础课。是学习人体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医学基础课以及临床各专业课的基础。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由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合并而成的一门新的组合课程,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和胚胎发生的一门科学。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组织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微细结构和超微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胚胎学则主要研究人体的个体发生、发育及先天性畸形。

    二、课程的基本任务 为适应21世纪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本着淡化学科界限、强调人体整体意识的原则,本课程在相关内容上相互融合与渗透,充分体现“人体“整体概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或了解人体各部的形态、结构、位置与毗邻;
    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
    掌握或了解人体胚胎早期发生、胎膜胎盘、各主要器官系统的发生过程与畸形;
    学会正确运用本课程知识和术语,为后期学习其它医学基础课和临床课打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形态学课程,因此观察和研究人体的结构,应注意运用:① 进化发展的观点:人体的形态和结构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学习本课程应运用发生发展的观点,适当联系个体发生和种系发生的知识,以帮助理解人体的由来和发生发展规律,各系统、器官的形态与功能;
    ② 形态和机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形态和结构是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机能活动又影响到该器官形态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运用这一观点有助于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自然的关系;
    ③ 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任何一个系统或器官都是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学习的方便,我们从一种组织、一个器官、一个系统研究人体的组成与形态结构,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运用归纳和综合的方法,从整体的角度认识人体,必须建立从平面到立体,从局部到整体的观点;
    ④ 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本课程的学习必须重视实验、实习,要把理论的学习与观察尸体标本、模型、组织切片及活体观察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的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四、媒体的选择与配合 本课程采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在多种媒体一体化整体设计的基础上,以文字教材为基础,以音像教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为辅助媒体,构建多层次、立体式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支持体系,为学习者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媒体的方便。

    五、课内学时分配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音像课27学时,实验课40学时,详见课程实施方案。

    大纲本文 绪论(2学时) 教学内容 一、 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二、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教学要求 掌握:
    1. 人体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等解剖学术语。

    2.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

    了解:
    1.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

    2. 人体解剖学的分类及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篇 细胞和基本组织(12学时) 第一章 细胞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细胞的形态 第二节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要求 掌握: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

    第二章 上皮组织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被覆上皮 第二节 腺上皮及腺 教学要求 掌握: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分类及特殊结构。

    熟悉:各种上皮细胞的结构特点、主要分布与功能。

    第三章 结缔组织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疏松结缔组织 第二节 致密结缔组织 第三节 网状组织 第四节 脂肪组织 第五节 软骨 第六节 骨组织和骨 第七节 血液与血发生 教学要求 掌握:
    1. 疏松结缔组织中主要细胞成分(成纤维细胞与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结构特点和功能。

    2. 骨质及各种细胞成分的光、电镜结构。

    3. 红细胞、白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正常值和功能。

    熟悉:
    1. 三种结缔组织纤维光镜下的形态特点。

    2. 骨组织的基本结构、长骨的结构特点及骨膜的结构与功能。

    3. 血小板的正常值及功能。

    了解:
    1. 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

    2. 软骨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分类。

    3. 骨的发生。

    4. 血细胞的发生及造血干细胞。

    第三章 肌组织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骨骼肌 第二节 心肌 第三节 平滑肌 教学要求 掌握:骨骼肌、心肌的光、电镜结构特点。

    熟悉:平滑肌的形态结构特点。

    第四章 神经组织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神经元 第二节 神经胶质细胞 第三节 神经纤维和神经 第四节 神经末梢 第五节 神经节、脊髓和大、小脑皮质的结构 第六节 血脑屏障 教学要求 掌握:
    1. 神经元的形态结构。

    2. 化学性突触的光、电镜下结构。

    熟悉:
    1. 神经元的分类。

    3. 神经末梢的分类和功能。

    第二篇 运动系统(18学时) 第一章 总论 教学内容 一、 骨的分类 二、 骨的构造与功能 三、 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四、 关节的分类 五、 滑膜关节的结构和运动 六、 肌的构造、形态和辅助装置 教学要求 掌握:
    1.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的分类。

    3.关节的基本结构。

    熟悉:
    1. 骨的构造与功能。

    2. 关节的辅助结构和关节的运动。

    3.肌的构造和形态。

    了解:
    1. 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3. 肌的起止与作用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躯干骨 一、 椎骨 二、 椎骨的连接 三、 肋 四、 胸骨 五、 胸廓 第二节 附肢骨与附肢骨连接 一、 上肢骨 二、 上肢骨的连结 三、 下肢骨 四、 下肢骨的连结 第三节 颅与颅骨的连接 一、 脑颅骨 二、 面颅骨 三、 颅的整体观 四、 新生儿颅的特征和生后变化 五、 颅骨的连接 教学要求 掌握:
    1. 躯干骨的组成。

    2. 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3. 上肢骨的组成。

    4. 下肢骨的组成。

    5. 肩、肘、腕关节的组成和运动。

    6. 髋、膝、踝关节的组成和运动。

    7. 颅底内、外面的形态结构(重点是与血管神经有关的孔、裂的名称和位置)。

    8. 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

    9. 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

    熟悉:
    1. 椎骨的一般形态。

    2. 各部椎骨的特征。

    3. 胸骨的基本形态结构。

    4. 脊柱整体观的形态和机能特点。

    5. 胸廓的组成、形态及运动。

    6. 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的形态特点。

    7. 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形态特点。

    8. 骨盆的组成、形态及大、小骨盆的分界。

    9. 眶、骨性鼻腔的结构及交通。

    了解:
    1. 肋骨的一般形态结构。

    2. 椎骨的连结概况。

    3. 腕骨的排列位置。

    4. 跗骨的排列位置。

    5. 述各关节的形态结构特点。

    6. 骨盆的性别差异。

    7. 颅的组成。

    8. 在整颅上颞、蝶、筛、下颌骨的形态特点。

    9. 颅骨连结形式;
    新生儿颅的特征和生后变。

    第三章 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躯干肌 一、 背肌 二、 颈肌 三、 胸肌 四、 膈 五、 腹肌 第二节 头肌 一、 面肌 二、 咀嚼肌 第三节 上肢肌 一、 上肢带肌 二、 臂肌 三、 前臂肌 四、 手肌 第四节 下肢肌 一、 髋肌 二、 大腿肌 三、 小腿肌 四、 足肌 教学要求 掌握:
    1. 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和作用。

    2.膈的位置、形态及作用、膈的裂孔及其通过的结构。

    3.腹肌的名称、层次。

    4.三角肌的位置和作用。

    5.臂肌的分群和作用。

    熟悉:
    1.胸肌、背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2.腹直肌鞘、腹白线及腹股沟管。

    3.大腿肌、小腿肌各肌的名称。

    了解:
    1.前、中、后斜角肌及舌骨上、下肌群的位置和作用。

    3.臂肌的名称。

    5.其它上肢带肌的位置、名称。

    6.手肌的分群、位置和作用。

    7.髋肌的分群、名称及作用 第一章 消化系统――消化管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第二节 口腔 第三节 咽 第四节 食管 第五节 胃 第六节 小肠 第七节 大肠 第八节 胃肠内分泌细胞 教学要求 掌握:
    1. 口腔腺的位置及腮腺导管的开口部位。

    2. 咽的位置、分部和交通。

    3. 食管的生理狭窄部位和临床意义。

    4. 胃的形态、分部、位置和毗邻。

    5. 十二指肠的形态、位置及分部。

    6.阑尾的位置、形态及根部的体表投影。

    7.直肠和肛管的形态、分部和粘膜的形态特征。

    熟悉:
    1. 消化系统的组成;
    上、下消化道的概念;
    消化管的一般结构。

    2. 咽峡的围成以及腭扁桃体的位置。

    3. 腭扁桃体的位置。

    4. 舌肌的作用。

    5.胃底腺的细胞类型、主细胞、壁细胞的分布、光电镜结构及功能。

    6.小肠粘膜的组织结构特点。

    7.大肠的形态特点及分部。

    了解:
    1. 口腔的组成和分部。

    2. 牙的形态以及乳牙和恒牙的排列牙式。

    3. 食管的位置及组织结构特点。

    4. 小肠的分部;
    空、回肠的结构特点及两者的区别。

    5. 食道、大肠及阑尾的组织结构特点。

    第二章 消化系统――消化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唾液腺 第二节 肝 第三节 肝外胆道 第四节 胰 教学要求 掌握:
    1. 肝的形态、位置和体表投影;
    肝小叶的概念、组成及结构特点和功能。

    2.胆囊的形态、位置、体表投影及肝外胆道的组成。

    熟悉:
    1. 门管区的组成。

    2. 胆汁的排出途径。

    3.胰腺外分泌部与内分泌部的功能。

    了解:
    1. 胰的位置、形态及胰管。

    2. 唾液腺的组成和功能、肝脏血液循环、胆汁排泄途径。

    第三章 呼吸系统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鼻 第二节 咽 第三节 喉 第四节 气管和主支气管 第五节 肺 一、 肺的位置和形态 二、 肺内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 三、 肺的微细结构 第六节 胸膜 一、 胸膜及胸膜腔的概念 二、 胸膜的分部及胸膜隐窝 三、 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 第七节 纵隔 教学要求 掌握:
    1. 鼻旁窦的位置、开口及临床意义。

    2. 左、右主支气管形态学上的区别及临床意义。

    3. 肺的形态、位置、分叶及体表投影。

    5. 胸膜的分部;
    胸膜隐窝、胸膜的体表投影。

    6. 纵隔的组成。

    熟悉:
    1. 呼吸系统的组成上、下呼吸道的概念。

    2. 喉腔的分部和形态结构。

    3. 肺的导气部和呼吸部组成;
    导气部管壁结构的变化特点;
    呼吸部形态特点与功能。

    4. 气-血屏障。

    了解:
    1. 鼻腔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

    2. 喉的位置、喉软骨、喉的连结、喉肌及其功能。

    3. 气管的位置和形态和组织结构特点。

    4. 肺段的概念。

    6. 纵隔的分部。

    第四章 泌尿系统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肾 一、 肾的形态 二、 肾的位置和毗邻 三、 肾的被膜 四、 肾的微细结构 第二节 输尿管 第三节 膀胱 一、 膀胱的形态 二、 膀胱的位置和毗邻 第四节 尿道 教学要求 掌握:
    1. 肾的形态及位置;
    肾单位的概念、组成和分类;
    肾皮质与髓质的结构特点。

    2. 输尿管的狭窄。

    3. 膀胱的形态、位置及主要毗邻。

    熟悉:
    1. 泌尿系统的组成。

    2. 肾小球旁器的组成和功能。

    3. 熟悉:膀胱三角的位置、特点及临床意义。

    了解:
    1. 肾的被膜。

    2. 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3. 输尿管的分部。

    4. 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 第五章 男性生殖系统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睾丸 第二节 生殖管道 第三节 附属腺体 第四节 外生殖器 一、 阴囊 二、 阴茎 三、 男性尿道 教学要求 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前、后尿道的区分,三个狭窄及两个弯曲的位置和临床意义。

    熟悉:
    1.生殖系统的组成。

    2.睾丸的形态和位置;
    生精小管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睾丸间质细胞的功能。

    3.前列腺的形态、位置和毗邻。

    5.精索的概念。

    了解;

    2. 前列腺的年龄变化和临床意义。

    3. 阴囊的形态;
    阴茎的形态、分部及组成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卵巢 第二节 输卵管 第三节 子宫 第四节 阴道 第五节 外生殖器 附:乳房和会阴 教学要求 掌握:
    1. 输卵管的形态、位置及分部。

    2. 子宫的形态、位置、前后毗邻及子宫的固定装置。

    熟悉:
    1. 卵巢中卵泡的发育及形态结构特点;
    黄体的形成,结构特点及功能;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2. 坐骨直肠窝的位置。

    了解:
    1. 阴道的形态、位置及毗邻。

    2. 女性外生殖器的形态特点。

    3. 卵巢的形态、位置及固定装置。

    4. 乳房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5. 卵巢的一般组织结构;
    排卵及黄体的退化;
    子宫的组织结构。

    6. 会阴的范围界限;
    盆膈和尿生殖膈的构成和通过物;
    尿生殖三角、肛门三角。

    第七章 腹膜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第二节 腹膜形成的结构 教学要求 掌握:腹膜形成的网膜、系膜的名称、位置及临床意义。

    熟悉:腹膜及腹膜腔的概念。

    了解:腹膜与脏器的关系;
    腹膜形成的韧带、陷凹的名称和位置。

    第四篇 脉管系统(12学时)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1. 脉管系统的组成 2. 血液循环的概念 第二节 心 一、 心的位置和外形 二、 心的各腔 三、 心的构造 四、 心的传导系统 五、 心的血管 六、 心包 七、 心的体表投影 八、 心壁的微细结构 第三节 动脉 一、 肺循环的动脉 二、 体循环的动脉 第四节 静脉 一、 肺循环的静脉 二、 体循环的静脉 第五节 毛细血管 教学要求 掌握:
    1. 血液循环、体循环、肺循环、动脉、静脉的概念。

    2. 心的位置、外形;
    各腔的形态结构。

    3. 心的房间隔、室间隔的形态结构。

    4. 心的体表投影。

    6. 大、中、小动脉壁的结构、功能。

    7. 四肢浅静脉的名称和位置。

    8. 毛细血管的分类、结构特点与功能。

    熟悉:
    1. 脉管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 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行程、分支与分布。

    3. 心脏壁的组织结构特点。

    4. 心传导系的构成和功能。

    5. 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髂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的分支与分布。

    7. 子宫动脉与输尿管的位置关系。

    8. 肝门静脉系的组成及与上、下腔静脉系间的吻合部位和交通途径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
    1. 血管的吻合与侧支循环。

    2. 心冠状窦的位置与开口。

    3. 心包的构成及临床意义。

    4. 1.面、颞浅、肱、桡、股、足背动脉的位置以掌握它们的体表摸脉点。

    5. 2.动脉导管(动脉韧带)的位置。

    6. 静脉系的组成和静脉在结构及配布上的特点。

    7. 四肢浅静脉注入深静脉的位置。

    9. 循环系统管壁结构的共同点。

    第二章 淋巴系统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淋巴系统的概述 第二节 淋巴管道 第三节 淋巴结 第四节 脾 第五节 胸腺 第六节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教学要求 掌握:
    1. 胸导管收受范围;
    右淋巴导管的收受范围。

    2. 下颌下、锁骨上、腋、腹股沟浅淋巴结的位置和收受范围。

    熟悉:淋巴结、脾、胸腺的组织结构特点及功能。

    了解:
    1. 脾的位置。

    2. 枕、乳突、颈外浅、腹腔、肠系膜上、肠系膜下和髂内淋巴结的收受范围(重点理解胃、直肠和子宫等重要脏器的淋巴回流)。

    3.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第一章 视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眼球 第二节 眼副器 第三节 眼的血管 教学要求 掌握:
    1. 眼球的折光装置。

    2. 房水的形成及其循环路径。

    3. 眼球外肌的名称、位置及作用。

    4. 角膜、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熟悉:
    1. 眼球壁的组成。

    2. 眼睑、结膜的位置形态、结构和机能意义及各部的形态特点。

    3.虹膜、睫状体、巩膜静脉窦、小梁网的组织结构特点。

    了解:
    1. 泪腺的位置和泪道的组成。

    2. 活体所见外眼各部的结构。

    3. 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走行、分支和分布。

    4.眼上、下静脉的回流及临床意义。

    5.房水的形成、循环途径。

    5. 晶状体的结构;
    凸度的调节。

    第二章 前庭蜗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外耳 第二节 中耳 第三节 内耳 教学要求 掌握:
    1. 鼓膜的位置和形态。

    2.咽鼓管的位置和开口。

    熟悉:
    1. 鼓室的位置和鼓室六个壁的名称。

    2. 骨迷路和膜迷路各部的形态结构。

    3.螺旋器的结构及功能。

    了解:
    1. 外耳道的位置、分部和弯曲。

    2. 中耳的组成。

    3. 听小骨的位置、名称和排列。

    4. 乳突小房和乳突窦的位置和开口。

    5. 内耳的位置、分部及位、听感受器的名称和位置。

    6. 鼓室的毗邻及临床意义。

    7. 声波的传导途径。

    第三章 皮肤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皮肤的结构 第二节 皮下组织 第三节 皮肤的附属器 教学要求 熟悉:皮肤的结构特点。

    了解:皮下组织、皮肤的附属器。

    第六篇 神经系统(27学时) 第一章 总论 教学内容 一、 神经系统的区分 二、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三、 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四、 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教学要求 掌握:神经系统的区分和常用的解剖学术语。

    熟悉:神经元的分类及反射弧的概念。

    了解:突触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周围神经系统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脊神经 一、颈丛 二、臂丛 三、胸神经前支 四、腰丛 五、骶丛 第二节 脑神经 一、嗅神经 二、视神经 三、动眼神经 四、滑车神经 五、三叉神经 六、展神经 七、面神经 八、前庭蜗神经 九、舌咽神经 十、迷走神经 十一、副神经 十二、舌下神经

    • 早教知识
    • 学习资源
    • 优美散文
    • 阅读
    • 才艺
    • 教育
    • 智力开发